157231839457×24小时服务热线: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及运用发展

发布者:重庆美的中央空调  发布时间:2016-10-14 22:40  浏览量:1824

  涡旋压缩机为一种容积型压缩机,它利用涡旋转子与涡旋定子的啮合,形成了多个压缩室。随涡旋转子的平移转动,各压缩室内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实现吸入与压缩气体。

  涡旋压缩机的压缩原理在100年前就已提出,直至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美国成功地开发了应用于空调制冷的涡旋压缩机。由涡旋压缩机压缩过程可知,该压缩机无需吸、排气阀,并且能比较平稳地排出和吸入气体,因而有极高的容积效率。由于新技术的应用,材料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发展,涡旋制冷压缩机自20世纪90年代后得以飞速发展,与滚动转子压缩机一样成为中小型制冷空调装置的重要压缩机品种。

涡旋压缩机的压缩原理

  在涡旋压缩机中,由于无余隙容积,固而容积式压缩机的膨胀过程在此类压缩机中已消失,有效地提高了容积效率。吸气和压缩排气过程在多个涡旋小室中进行,因而有效地实现了平稳的输气,减少输气的脉动损失。由于无吸排气阀,无阀前后的压力损失。与活塞和滚动转子相比,显而易见,此类压缩机的热力过程中的流动损失亦很小。

全封闭式压缩机的基本结构  由于涡旋压缩机为一内容积比一定的压缩机,必然有一定内压缩比的特点。因而在低压比工况运行时会产生“过压缩”现象,增加额外的功率消耗。为此,产生了径向、轴向的各种“柔性”密封,以适应各种工况和容量的变化。

  全封闭式涡旋压缩机结构简单,运动件少。涡旋压缩机与全封闭活塞式压缩机、滚动转子压缩机一样,以偏心油孔“泵油”为润滑的主要方式,机壳内部除高低压分隔罩以上的排气腔外,机壳内处于低压状态,电动机与机壳紧密配合,

  电动机的热量经机壳及制冷剂吸入气体带走,实现冷却,因而与滚动转子压缩机不同,机壳内压力为低压状态。一般涡旋压缩机电动机置于全封闭钢壳的下部,压缩机位于上部。从蒸发器来的制冷剂,经吸气管4进入钢壳,并被吸入吸气腔,经转子3和定子2的啮合压缩,由定子中心孔排出,进入排气腔24、排气管1。在排气孔口附近,有一旁通管,由双金属片控制启闭。当排气孔口温度过高时,打开通道口,使高低压旁通排气腔压力降低,压缩机进入卸载状态,使温度下降,有效地避免了过高的温度所引起的压缩机“咬死”、润滑失效”等故障。

  主轴与涡旋转子通过十字联接环18相联,使涡旋转子仅能绕定子公转,而避免转子在气体力推动下的自转。某些涡旋压缩机以轴向柔性运动的方式安装定子,使定子在气体压力下能有1mm的运动间隙,在停止运行时,定子与转子在轴向自然产生一定间隙,在起动时逐渐地对定子加压与转子顶端实现密封,有效地实现了卸载起动。

  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的一些公司,如谷轮公司等,相继推出轴向和径向的柔性密封涡旋压缩机,有效地解决了涡旋压缩机中湿压缩和高压比下排气温度过高的问题,以及少量金属磨屑和杂质对涡旋体的损伤,还利用轴向柔性密封技术,在加设控制电磁阀后,实现“数码涡旋”的变容量技术,比变频变速扩展了容量的调节范围,可实现10%~100%的比例调节压缩机容量范围,而并不影响离心供油的润滑性能。此外,面对制冷容量与制热容量不一致的矛盾,产生了两级容量可调的涡旋压缩机,还有变转速容量调节技术的涡旋压缩机及双涡旋压缩机。

上一篇:滚动转子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及运用

下一篇:中央空调壳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