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转子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及运用
发布者:重庆美的中央空调 发布时间:2016-10-14 22:27 浏览量:2210
滚动转子压缩机20世纪70年代,小型全封闭式滚动转子压缩机技术日趋成熟,并开始大批量生产。由于小型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推动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房间空调器和小型单元式空调机组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滚动转子压缩机在圆形气缸内,配置有一圆柱形的滚动转子。该滚动转子偏心地安装于气缸内,与气缸圆柱面相切,在气缸内产生一月牙形空间,气缸体上安装一可以作往复运动的滑片,并由弹簧将滑片始终保持与转子的接触,将月牙形空间分隔为A、B两个互不相通的空间,并在气缸上靠近滑片的地方开设吸气口和排气扣,安装排气阀片,随转子在气缸中的转动,A、B内容积不断变化。
当转子与气缸的相切点转过吸气口,A空间与吸气口相通且随转子的转角增大而增大,气体不断地由吸气口吸入,当转子转到相切点在滑片位置上时,滑片端面由于转子的推动上升至气缸表面相平,此时A内容积达最大值,吸气过程结束,当转子继续转过角时,原来的吸气空间A易位为压缩空间B,并随转子继续旋转而减小,此时内部气体受压缩而压力上升至超过排气腔内压力,开启排气阀,排出气缸,同时/A容积不断增大,不断实现吸气,即实现了吸气一压缩一排气过程。
制冷剂蒸气通过气液分离器直接吸入至气缸内,经压缩,通过排气阀、消声罩进入壳体中,流经电动机周围通道,至压缩机机壳顶部排气管排出。滚动转子压缩机与全封闭式活塞式压缩机一样,将润滑油存在机壳底部,依靠直立的偏心轴将润滑油沿曲轴内通道提升到各轴承润滑点,再回流至机壳底部。压缩机电动机定子与压缩机钢壳体紧密配合,壳体成为电动机的散热面。被压缩的高压气体经排气阀及消声器进入壳体,流经电动机周围通道,由压缩机机壳顶部排气管排出。与活塞式压缩机不同,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机壳中充满的是高压气体,而活塞式压缩机机壳中充满的是低压气体。
为了避免在短暂过程,特別是热泵运行工况时,起动过程中吸入气体有过多的液体进入气缸,引起压缩机运行和润滑条件的恶化,滚动转子式压缩机都装有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是一个圆柱形的钢壳,吸气管位于壳体中央.在吸气管上部加设滤网,吸入气体中的液滴经滤网后,沿钢壳内壁流至壳体底部,在吸气管下部开一小孔,以便使少量的润滑油与制冷剂进入气缸,既能逐步带走积存在气液分离器中的润滑油或制冷剂液体,又不会造成液击。
由于滚动转子压缩机电动机定子与外壳以“紧配合”的形式相连,呈刚性结合,压缩机的振动会直接传至壳体,引起压缩机的振动,为此在电动机转子的上、下端部加设平衡块。有些压缩机,如变频压缩机,还加设下部副轴承处的平衡块,以有效克服由于偏心滚动转子带来的径向的不平衡力和力矩,特别是变频压缩机在高中速运转时带来的振动和噪声,使之减到最低。
滚动转子压缩机的滚动转子(相当于“活塞”)与气缸有三个密封结合滑动面(线),由于压缩机气缸内温度的变化幅度较大,如在磨合中,金属磨屑会引起气缸和转子的拉毛,严重时引起咬缸。为此,滚动转子压缩机的主轴止推板处一般加设磁铁,以吸住铁类磨屑,增强滑动部分磨合的可靠性。
从滚动转子压缩机的结构可知,其运动结构件比活塞式压缩机少得多,大大减少了制造装配的工作量,但此类压缩机由于与外钢壳为“紧配合”,对维修带来极大困难,因而一旦发生电动机烧毁或其他故障,一般只能更换,难以现场维修。
滚动转子压缩机结构紧凑、运动零部件少、重量轻、体积小、排气压力脉动小,因而有效地提高了滚动转子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随着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的提高,滚动转子与气缸间的密封已达到相当于微米级的间隙,有效地保证了高低压间的密封,减少了内泄漏。滚动转子压缩机的能效比、容积效率等指标均已超过同等容量的活塞式压缩机。由于大批量制造技术的成熟,滚动转子压缩机已成为压缩机的主流。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及日趋低廉的价格,在小容量的空调压缩机中占有主导地位。
下一篇:涡旋压缩机的结构原理及运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