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231839457×24小时服务热线:
行业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室外机工作的环境温度对制热的影响

发布者:重庆美的中央空调  发布时间:2017-11-18 15:31  浏览量:1986

  影响空调制热正常使用的原因应是不能彻底化霜而使室外机结冰。为什么是冰而不是霜,因为化霜不彻底霜没有汽化而形成了水,存留在盘管翅片之间的水,由于再次制热降温形成了冰,制热功能彻底消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环境温度低,因此空调有一个下限的工作环境温度。

  空调的原始作用是制冷的,考虑化霜的盘管温度是-9℃,空调工作的环境温度按设计规范要高于-9℃。-9℃对应的蒸发压力为0.26MPa,为了要具有一定的换热量,蒸发温度能达到10℃温差,蒸发温度为-19℃,对应的蒸发压力为0.13MPa,这么低的压力制冷系统已不能形成,即使勉强工作,其温差换热效果达不到,将影响制冷效果。

  化霜的盘管温度其实就是蒸发温度的下限。因为若超低温定时15min化霜,不仅效果下降,也将导致化霜不彻底,进而制热状态失效。以-9℃的最低换热温差10℃算,环境温度则为1℃,所以一般的热栗空调在0℃以上也可以达到基本效果。变频空调由于制冷剂流量的可变性,可向下限延伸,如果低压控制在0.2MPa,蒸发温度可达到-15℃,但由于化霜的限制,也不可能在环境温度更低的情况下有良好效果,若不考虑制冷设备无效功耗加大,热泵空调在-5℃、变频空调在-10℃时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现在流行的新型制冷剂,其单位容积制冷量比传统制冷剂要高很多,所以空调使用新型制冷剂也可以在冬季提高制热效果。单位时间内提升制热量,还可以通过换热面积增加来实现,但由于机器体积的限制,可使用内螺纹铜管增加换热面积。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空调制热是将温度较低的室外的热量,通过制冷剂低压低温蒸发吸收,再转移到室内释放出来。由于制冷剂和制热系统的局限性,冬季越冷导致室外蒸发越困难,吸收的热量越少,最终是温度越低制热效果越差,只能通过空调产品适当的技术改造,进行一定的制热效果补偿提升。使用辅助毛细管、电辅助加热,或使用变频技术、电磁阀节流、室外机风速提高,以及使用新型制冷剂和内螺纹铜管,或改变化霜的方式等,目的就是为提升制热效果。

上一篇:多联机的制冷系统其实也不算很复杂

下一篇:户式中央空调室内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